
鋼纖維粉煤灰再生混凝土力學性能的試驗研究
發布時間: 2013-05-06 15:02 查看: 2410次
對國內外再生骨料制備工藝的詳細流程進行評述,并綜合各種生產工藝的優點提出一套符合環保、節能且高效的再生骨料制備工藝流程。對再生粗骨料的各項物理性能指標進行實驗,分析得出再生粗骨料各項性能指標不如天然粗骨料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表面包裹的水泥砂漿以及在制備過程中所遭受的復合應力導致損傷并積累的大量微裂紋。
應用正交試驗法,確定了正交試驗方案,進行了鋼纖維粉煤灰再生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并制作了144塊再生混凝土試件,進行為期28天的標準養護。達到齡期,進行鋼纖維粉煤灰再生混凝土進行立方體抗壓強度、劈裂抗拉強度和抗折強度的測定,并利用正交試驗設計的極差、方差分析法對試驗數據進行綜合處理與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1)通過正交分析可以發現,當粉煤灰取代率在30%以內,鋼纖維摻量在1.8%以內,粉煤灰取代率是影響鋼纖維粉煤灰再生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再生骨料取代率和鋼纖維摻量;而鋼纖維摻量是影響鋼纖維粉煤灰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和抗折強度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粉煤灰取代率和再生骨料取代率。
(2)粉煤灰取代率對28d立方體抗壓強度與抗折強度的影響規律一致。粉煤灰取代率從0增加到20%,抗壓強度與抗折強度均隨著粉煤灰取代率的增大而降低,從20%增加到30%,抗壓強度與抗折強度略有增加。粉煤灰取代率從0增加到10%,劈裂抗拉強度略有增加,從10%增加到30%,劈裂抗拉強度隨著粉煤灰取代率的增大而降低。
(3)鋼纖維摻量在1.8%以內,抗壓強度、劈裂抗拉強度和抗折強度均隨著鋼纖維摻量的增加而增大。但鋼纖維摻量對劈裂抗拉強度和抗折強度的影響顯著,而對抗壓強度的影響較小。
(4)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對抗壓強度、劈裂抗拉強度和抗折強度的影響規律一致,均隨著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而增大。
(5)在保證再生混凝土三項強度(抗壓、劈裂抗拉、抗折)、節約材料、降低成本的條件下,當水灰比為0.45時,最佳粉煤灰取代率、再生粗骨料、鋼纖維摻量取代率分別為0%、100%、1.8%。根據分析結果,可在鋼纖維粉煤灰再生混凝土中摻加10%的粉煤灰(強度降低很小),以改善鋼纖維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提高再生混凝土的經濟性。
關鍵詞:再生混凝土 鋼纖維粉煤灰 力學性能 抗壓強度
應用正交試驗法,確定了正交試驗方案,進行了鋼纖維粉煤灰再生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并制作了144塊再生混凝土試件,進行為期28天的標準養護。達到齡期,進行鋼纖維粉煤灰再生混凝土進行立方體抗壓強度、劈裂抗拉強度和抗折強度的測定,并利用正交試驗設計的極差、方差分析法對試驗數據進行綜合處理與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1)通過正交分析可以發現,當粉煤灰取代率在30%以內,鋼纖維摻量在1.8%以內,粉煤灰取代率是影響鋼纖維粉煤灰再生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再生骨料取代率和鋼纖維摻量;而鋼纖維摻量是影響鋼纖維粉煤灰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和抗折強度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粉煤灰取代率和再生骨料取代率。
(2)粉煤灰取代率對28d立方體抗壓強度與抗折強度的影響規律一致。粉煤灰取代率從0增加到20%,抗壓強度與抗折強度均隨著粉煤灰取代率的增大而降低,從20%增加到30%,抗壓強度與抗折強度略有增加。粉煤灰取代率從0增加到10%,劈裂抗拉強度略有增加,從10%增加到30%,劈裂抗拉強度隨著粉煤灰取代率的增大而降低。
(3)鋼纖維摻量在1.8%以內,抗壓強度、劈裂抗拉強度和抗折強度均隨著鋼纖維摻量的增加而增大。但鋼纖維摻量對劈裂抗拉強度和抗折強度的影響顯著,而對抗壓強度的影響較小。
(4)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對抗壓強度、劈裂抗拉強度和抗折強度的影響規律一致,均隨著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而增大。
(5)在保證再生混凝土三項強度(抗壓、劈裂抗拉、抗折)、節約材料、降低成本的條件下,當水灰比為0.45時,最佳粉煤灰取代率、再生粗骨料、鋼纖維摻量取代率分別為0%、100%、1.8%。根據分析結果,可在鋼纖維粉煤灰再生混凝土中摻加10%的粉煤灰(強度降低很小),以改善鋼纖維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提高再生混凝土的經濟性。
關鍵詞:再生混凝土 鋼纖維粉煤灰 力學性能 抗壓強度
>> 相關內容
- 低品質粉煤灰的活性激發研究 (點擊:15166 次)
- 廢石膏粉煤灰石灰結合料的研究 (點擊:15246 次)
- 粉煤灰和礦渣影響混凝土碳化的因素及建議 (點擊:16640 次)
- 粉煤灰、礦粉復合雙摻在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應用 (點擊:20727 次)
- 劣質粉煤灰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探討 (點擊:21099 次)
- 【技術交流】煤矸石材料填筑路基施工研究 (點擊:15654 次)
- 粉煤灰水熱合成沸石分子篩的研究進展 (點擊:24372 次)
- 談談公路工程施工中泡沫混凝土的應用 (點擊:18833 次)
- 煤矸石特性與資源化利用研究分析,綜合利用依然是大難... (點擊:24607 次)
#
最新技術資訊
更多>>